沙龙聚智话兴农 “头雁”同心促发展
——2025年“头雁沙龙”成功举行
来源:干部培训部 文字:曹正强 图片:赵妍嫣
为深化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,搭建政企校协同赋能桥梁,精准破解“头雁”学员经营实践中的痛点难点,9月22日晚,重庆市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农业青年企业家“头雁沙龙”活动成功举行。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刘明、渔业渔政管理处副处长妙晓东,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张科,学院院长程龙、副院长彭里,项目组全体工作人员,以及特色水产、牛羊生产经营方向全体学员参加。
活动开始,刘明围绕《重庆市2025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实施方案》作深度解读,从培育规模定位、对象条件设置、课程内容安排到导师帮扶、金融赋能、评价激励设计等维度,系统拆解了重庆市“头雁”培育的政策体系与支持矩阵。他指出,重庆聚焦培养300名乡村产业“头雁”目标,通过累计一个月集中训练、一系列考察互访、一组导师帮扶指导、一学期线上拓展学习、一体化知识和能力水平评价与激励的“5个一”培育模式,开展定制化学习、体验式交流、孵化型帮扶,锻造一支带动农民增收、驱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骨干力量。“培育绝非‘一次性授课’,而是要以一年陪伴式服务为纽带,让学员既懂技术又会经营,既通政策又能落地。”刘明强调,后续将进一步优化“5个一”培育体系,推动“头雁”真正成为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关键纽带。
互动交流环节,两个班的十余名代表结合自身产业踊跃发言。有学员提出,希望政府帮扶资金更精准,助力产业升级与突破;也有学员建议加大对强村公司的支持力度,以提升土地利用率、带动本地就业,还有学员提出希望政策和资金向技术创新领域倾斜。牛羊生产经营班学员聚焦养殖户权益保障,提出希望规范市场资本,稳定本地肉牛价格等建议。学员们的真实表达直击行业痛点难点,充分表达了多数学员的心声。
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,妙晓东副处长、张科副站长积极回应并帮助出谋划策。他们表示,将对这些建设性意见开展专项调研,形成报告后联合相关处室专题研究,推动政策调整优化。
沙龙尾声,刘明处长再次强调互动交流的目的意义和核心价值。他提出,把“沙龙”“互访”“座谈”等形式纳入常态化培育机制,构建长效沟通平台;同时寄语学员,要珍惜培育契机,深化同行交流协作,以“头雁”平台为纽带,将重庆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拧成一股绳,真正实现“头雁领航、群雁齐飞”。
初审/校: 曹正强
复审/校:李玲梅
终审/校:秦小红
编辑排版:党建与思政工作部